賽默飛(Thermo Fisher Scientific)高速冷凍離心機 Legend Micro 17R 是一款集高速、低溫、智能控制為一體的微量離心設備。其結構緊湊、性能穩(wěn)定,但由于長期高頻使用、操作不當或環(huán)境因素,仍可能出現(xiàn)各類故障或報警提示。
故障排查的核心在于:及時發(fā)現(xiàn)異常、準確判斷原因、科學實施修復。本文將圍繞機械、電氣、溫控、操作及系統(tǒng)報警五大類故障,逐一分析常見問題、診斷方法及預防措施,幫助用戶在不依賴外部維修條件下完成基礎判斷與初步處理。
Legend Micro 17R 的運行系統(tǒng)由 電機驅動系統(tǒng)、溫控系統(tǒng)、控制系統(tǒng)、安全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與機械結構系統(tǒng) 構成。故障通??煞譃橐韵挛孱悾?/p>
電源與啟動類故障:設備無法上電或啟動;
轉速與離心性能異常:轉速不穩(wěn)、無法達到設定值或噪音增大;
制冷與溫控故障:溫度偏高、不制冷或顯示異常;
安全鎖與報警故障:蓋鎖無法解鎖或系統(tǒng)報警無法解除;
控制與顯示故障:界面無響應、程序錯誤或按鍵失效。
排查應遵循以下基本順序:
外部環(huán)境 → 電源檢查 → 控制系統(tǒng) → 執(zhí)行系統(tǒng)(電機、壓縮機等) → 安全傳感器 → 軟件與邏輯控制。
開機無反應;
顯示屏不亮;
指示燈閃爍但無法進入自檢;
電源啟動后立即跳閘。
電源插頭松動或電壓不穩(wěn);
電源保險絲熔斷;
電源板損壞;
接地線未連接;
電源按鈕或控制電路接觸不良。
確認插座電壓是否在 220–240 V 范圍內;
檢查電源線是否損傷或松動;
打開保險絲座,更換同規(guī)格保險絲(通常為 5A 慢斷型);
若通電后仍無顯示,檢查電源板輸出端是否有 24V 直流電壓;
檢查接地連接是否牢固;
若電源開關正常但主板無信號,應聯(lián)系專業(yè)技術人員更換電源控制模塊。
使用獨立穩(wěn)壓電源;
禁止共用大功率電器插座;
定期檢查電源線老化情況;
避免頻繁通斷電操作。
轉速無法上升;
實際轉速低于設定值;
離心過程中出現(xiàn)異響或震動;
轉子運行中突然減速或停止。
轉子未正確安裝或固定;
電機傳感器損壞;
電機驅動板輸出不穩(wěn);
樣品配重不平衡;
轉速反饋信號丟失;
軸承磨損或轉子失衡。
檢查轉子安裝:確保轉軸與轉子接口清潔無異物;
檢測平衡:確認樣品管重量相等,離心管對稱放置;
傾聽運行聲音:若出現(xiàn)周期性金屬摩擦聲,可能為軸承磨損;
檢測轉速反饋傳感器:通過自檢功能查看是否有轉速信號返回;
測量電機輸出電流:如過低說明驅動板輸出異常;
更換或重新校準轉子:若轉子變形或磨損,必須停用更換。
嚴格執(zhí)行配平操作;
每年進行一次轉速校準;
禁止超速運行;
定期清潔轉軸與轉子底座。
設定溫度無法達到;
顯示溫度與實際不符;
制冷系統(tǒng)不啟動;
運行時溫度不斷上升;
腔體結霜或制冷過度。
環(huán)境溫度過高或通風不暢;
壓縮機啟動繼電器故障;
制冷劑泄漏;
溫度傳感器損壞;
溫控板或控制邏輯失效;
蒸發(fā)器結霜堵塞氣流。
通風檢查:確保設備背面距離墻壁 ≥10 cm;
溫度傳感器檢測:使用萬用表檢測阻值變化,確認傳感器是否失效;
壓縮機工作檢測:聽是否有輕微嗡鳴聲并感受振動;
制冷劑狀態(tài):若制冷管路結露但溫度未下降,可能存在泄漏;
清潔冷凝器:使用軟刷清除灰塵,保持散熱良好;
除霜操作:長時間低溫運行后應手動除霜。
避免將設備放置在陽光直射或靠近熱源的位置;
定期清理冷凝器濾網(wǎng);
不長時間滿負荷運行;
每半年檢測一次溫度傳感器精度。
離心結束后蓋無法打開;
運行時無法啟動,提示“Lid Error”;
蓋鎖無法關閉或鎖定;
提示“Door Sensor Fault”。
電磁鎖卡滯;
門蓋未完全閉合;
門鎖傳感器接觸不良;
控制板未接收到鎖閉信號;
機械鎖變形或彈簧老化。
確認轉子完全停止;
檢查門蓋密封圈是否變形;
若蓋無法打開,可關閉電源等待 3 分鐘再重啟,系統(tǒng)會自動解鎖;
檢查鎖扣處是否有碎屑或凝霜;
若電磁鎖線圈燒毀需更換鎖體組件;
定期潤滑鎖芯以保持靈活。
開蓋前確保轉速顯示為 0 rpm;
定期清潔蓋鎖與密封圈;
避免冷凝水長期滯留在鎖口;
每月檢測一次解鎖延時功能是否正常。
屏幕無顯示或亂碼;
按鍵無反應;
參數(shù)設置無法保存;
報警代碼閃爍但無法清除。
顯示模塊連接松動;
按鍵觸點氧化;
主控板程序異常;
EEPROM 數(shù)據(jù)丟失;
電磁干擾導致程序鎖死。
斷電 5 分鐘后重新啟動,系統(tǒng)會進行程序自檢;
檢查控制面板排線接口;
用無水酒精清潔按鍵表面;
若出現(xiàn)亂碼,可進入隱藏菜單執(zhí)行“參數(shù)復位”;
若仍異常,需更新主控程序或更換主板。
使用防塵罩避免灰塵進入按鍵區(qū)域;
避免在高濕環(huán)境下操作;
不隨意斷電關機;
定期保存運行參數(shù)備份。
| 報警代碼 | 故障類型 | 處理措施 |
|---|---|---|
| E01 | 電源過壓或欠壓 | 檢查供電電壓穩(wěn)定性,使用穩(wěn)壓器 |
| E02 | 轉子未安裝或識別失敗 | 重新安裝轉子,檢查識別芯片 |
| E03 | 不平衡報警 | 檢查樣品配重并重新運行 |
| E04 | 蓋鎖錯誤 | 檢查門蓋是否完全關閉 |
| E05 | 溫度傳感器失效 | 更換溫度傳感器或檢測線路 |
| E06 | 電機過熱 | 暫停運行,待溫度下降后重新啟動 |
| E07 | 壓縮機過載 | 關閉電源冷卻 30 分鐘后再開機 |
| E08 | 控制通信錯誤 | 重啟設備,若反復出現(xiàn)需檢修主控板 |
| E09 | 制冷系統(tǒng)異常 | 檢查制冷劑泄漏或壓縮機運行狀態(tài) |
| E10 | 系統(tǒng)自檢失敗 | 執(zhí)行出廠參數(shù)恢復或聯(lián)系維修中心 |
當報警代碼出現(xiàn)時,系統(tǒng)會自動停止運行并發(fā)出聲光提示。操作者應根據(jù)顯示信息逐步排查,切勿強行復位運行。
運行時噪音明顯增大;
機體輕微移動或晃動;
腔體內有摩擦聲。
轉子平衡不當;
減震橡膠墊老化;
固定螺栓松動;
軸承磨損;
轉軸微偏心。
檢查是否安裝在水平臺面;
重新配平樣品;
檢查底部橡膠腳墊完整性;
若異響來自電機內部,需聯(lián)系技術人員更換軸承;
檢查螺栓扭矩是否符合規(guī)格。
定期檢查底座與腳墊;
長期使用后重新校準動態(tài)平衡;
不在振動源附近放置設備。
腔體底部積水;
低溫運行后內壁結霜;
樣品外壁有冷凝水。
排水口堵塞;
環(huán)境濕度過高;
冷凝器長期未清理;
密封圈老化導致氣流紊亂。
清理排水口與接水管;
每次使用后擦干內壁;
保持實驗室濕度 40%~70%;
定期更換密封圈。
運行中突然斷電或重啟后參數(shù)丟失。
電源波動;
存儲模塊未保存;
EEPROM 損壞。
使用 UPS 不間斷電源;
每次運行前保存參數(shù);
若 EEPROM 損壞需更換主控板。
每日檢查:運行前檢查轉子與門鎖,運行后清潔腔體。
每周維護:檢測冷凝器氣流、檢查橡膠腳墊。
每月維護:校準轉速與溫度傳感器。
半年維護:清理冷凝器、潤滑鎖芯與軸承。
年度檢測:由專業(yè)技術人員執(zhí)行整機安全校驗。
| 項目 | 推薦值 |
|---|---|
| 室溫 | 10–35 °C |
| 相對濕度 | ≤80% |
| 電源波動 | ±10% |
| 放置位置 | 平穩(wěn)臺面,遠離震動源 |
| 通風間距 | ≥10 cm 背距 |
| 使用頻率 | 每次連續(xù)運行 ≤4 小時 |
良好的環(huán)境條件能顯著降低設備故障率,提高制冷效率和電氣系統(tǒng)壽命。
未平衡樣品直接啟動 → 引發(fā)不平衡停機;
頻繁啟停 → 導致電機和壓縮機過熱;
蓋未鎖緊啟動 → 觸發(fā)安全鎖報警;
使用非原裝轉子 → 識別失敗或超速運行;
強行開蓋 → 損壞電磁鎖;
在高濕環(huán)境運行 → 造成電氣短路或鍵盤失靈。
預防這些人為因素是保持設備長期穩(wěn)定運行的最有效方式。
觀察報警提示 → 記錄代碼與現(xiàn)象;
確認運行條件 → 電源、轉子、溫度等;
執(zhí)行自檢程序 → 系統(tǒng)自測電機、溫控與門鎖;
逐步排除 → 從最外層問題(供電、環(huán)境)到內部模塊(驅動、控制);
測試復位 → 故障排除后執(zhí)行試運行,觀察運行參數(shù)穩(wěn)定性。
該流程有助于快速判斷問題歸屬并減少維修停機時間。
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