賽默飛(Thermo Fisher Scientific)FLASH 2000 CHNS 元素分析儀是一種高精度、多功能的有機元素分析系統(tǒng),主要用于測定樣品中的碳(C)、氫(H)、氮(N)和硫(S)含量。儀器采用動態(tài)燃燒法(Dynamic Flash Combustion)原理,通過高溫氧化、氣體還原、分離檢測的過程,實現(xiàn)快速、準確的定量分析。
在整個分析過程中,樣品制備(Sample Preparation) 是確保分析準確性與重復性的關(guān)鍵步驟。制備質(zhì)量直接決定燃燒完全性、氣體生成效率和檢測結(jié)果的可靠程度。科學、規(guī)范的樣品制備可顯著減少系統(tǒng)誤差,提高數(shù)據(jù)的穩(wěn)定性與可比性。
本文將系統(tǒng)介紹 FLASH 2000 CHNS 樣品制備的原則、步驟、操作要求及影響因素,為實驗人員提供完整的參考規(guī)范。
樣品制備的核心目的是將待測樣品轉(zhuǎn)化為適合在高溫燃燒系統(tǒng)中完全氧化的狀態(tài)。通過干燥、粉碎、稱量、封裝等過程,使樣品的代表性、均勻性和可燃性滿足分析要求。
具體目標包括:
消除樣品中的水分與揮發(fā)性雜質(zhì);
使樣品粒度均勻、分散良好;
精確控制樣品質(zhì)量以符合儀器靈敏度范圍;
減少樣品之間的交叉污染;
保證封裝密封性,防止氧化或樣品損失。
代表性原則:取樣必須具有代表性,能夠反映整體樣品特征。
均勻性原則:樣品顆粒需充分混合與研磨,以保證燃燒反應一致。
純凈性原則:制備過程中避免外部雜質(zhì)(如灰塵、油脂或金屬離子)混入。
安全性原則:嚴格遵守實驗室安全操作規(guī)程,尤其在處理含硫、有機溶劑或揮發(fā)性樣品時。
FLASH 2000 CHNS 適用于以下類型樣品的元素分析:
有機化合物:如藥物、聚合物、燃料油、食品、飼料、蛋白質(zhì)、植物組織等。
無機物:如土壤、有機肥料、沉積物、煤灰等。
液體樣品:如溶液、有機溶劑、油類等(需吸附處理或固定載體)。
半固體與糊狀樣品:通過吸附介質(zhì)或干燥處理轉(zhuǎn)化為固體形式后分析。
電子分析天平(精度 ±0.01 mg);
干燥箱(溫度范圍 60–105°C);
研磨機或瑪瑙研缽;
超聲波清洗器(用于器具清潔);
靜電消除器(避免樣品吸附)。
錫杯(Tin Capsule):用于固體或液體樣品封裝;
鑷子(防磁不銹鋼材質(zhì));
助燃劑(鎢酸鎢 WO? 或氧化鈷 Co?O?);
濾紙、稱量紙、微勺等輔助工具;
手套與防靜電操作墊。
目的:去除樣品中水分,防止含水樣品在燃燒時引起爆沸或影響氫元素結(jié)果。
方法:
一般樣品:放入 105°C 干燥箱中干燥 1 小時;
含結(jié)晶水樣品:可升溫至 120°C;
含揮發(fā)性有機物樣品:可在 60°C 真空條件下干燥。
干燥后迅速冷卻至室溫,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。
目的:增加比表面積,保證燃燒均勻。
要求:
使用研缽研磨,粒徑控制在 <0.2 mm;
若樣品硬度較大,可采用機械研磨;
不同樣品間使用前后應清洗研缽,以避免交叉污染。
步驟:
充分混勻研磨好的樣品;
用微勺取樣,避免偏析現(xiàn)象;
若樣品含有粗顆粒,應再次混合篩選。
干燥樣品應置于密封容器內(nèi),避免吸濕;
長期保存可采用低溫干燥器或惰性氣體保護。
使用精度為 0.01 mg 的電子天平;
在稱量前校準天平;
在恒溫、無氣流環(huán)境下進行。
根據(jù)樣品含碳量與儀器靈敏度,樣品質(zhì)量一般為 1–3 mg:
高碳樣品(>40%):約 1 mg;
中碳樣品(10–30%):約 2 mg;
低碳樣品(<10%):約 3 mg。
液體樣品可取 1–2 μL,吸附于載體后封裝。
在稱量紙上展開錫杯;
將樣品加入錫杯中央;
加入助燃劑(約為樣品質(zhì)量的 5–10 倍);
使用鑷子輕輕壓實,保持形態(tài)規(guī)整;
稱量總質(zhì)量并記錄。
稱量完成后,及時封裝,防止空氣濕度影響。
錫杯是最常用的封裝材料,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與燃燒特性。在高溫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錫并提供額外熱量,促進樣品完全燃燒。
將錫杯口輕壓折疊;
用鑷子捏緊杯口,形成密閉球狀;
檢查無破裂或孔洞。
對于液體樣品:
先在錫杯底部放入少量載體(如氧化鋁粉);
再用微量進樣器滴加液體樣品;
迅速封口,防止揮發(fā)。
輕輕滾動封裝樣品,觀察是否漏出粉末;
若有泄漏,需重新封裝。
已封裝樣品應置于干燥器中,防止吸濕或氧化;
避免陽光直射及高溫環(huán)境。
使用統(tǒng)一編號系統(tǒng)(如 S001–S100);
在自動進樣盤與軟件樣品表中保持一致;
對特殊樣品注明類型、含量范圍與日期。
按編號順序?qū)悠贩湃胱詣舆M樣器托盤;
確保間距適中,不得傾斜或重疊;
在軟件中核對序列,防止錯位分析。
適量減少稱樣量(0.5–1 mg);
增加助燃劑比例至樣品的10–15倍;
適當提高燃燒溫度(1000–1050°C)。
確保助燃劑充分;
檢查燃燒區(qū)填充物(氧化銅)是否新鮮;
防止硫蒸氣冷凝堵塞氣路。
可導致燃燒管腐蝕,應減少樣品量;
選擇高溫抗腐蝕石英管。
用吸附載體(如硅膠或玻璃纖維)吸收液體;
徹底干燥后封裝;
控制液體體積不超過 2 μL。
使用雙層錫杯封裝;
封裝后立即分析,避免成分損失。
| 誤差來源 | 影響 | 預防措施 |
|---|---|---|
| 樣品含水 | 造成氫含量偏高、結(jié)果不穩(wěn) | 充分干燥并保存于干燥器 |
| 樣品不均 | 燃燒不完全,峰形不穩(wěn)定 | 研磨均勻,充分混合 |
| 封裝不嚴 | 樣品泄漏或氧化 | 檢查錫杯密封性 |
| 稱量誤差 | 含量計算偏差 | 校準天平、保持恒溫環(huán)境 |
| 助燃劑不足 | 燃燒不徹底 | 增加助燃劑比例 |
| 樣品量過大 | 氣體過載,峰重疊 | 按標準控制樣品質(zhì)量 |
樣品應呈球形或緊實狀態(tài);
無裂痕、無粉末外露;
編號清晰,位置準確。
記錄樣品編號、質(zhì)量、助燃劑比例、封裝日期;
記錄操作者姓名與環(huán)境條件。
使用標準樣品測試燃燒效果;
觀察峰形是否正常,確認燃燒完全。
燃燒完全性
樣品粒度越細、助燃劑越充足,燃燒越徹底。若燃燒不全,會導致碳、氮、硫結(jié)果偏低。
稱量精度
稱量誤差直接影響含量計算,特別是微量樣品。
封裝完整性
漏氣或錫杯破裂會導致氣體產(chǎn)物丟失,使檢測結(jié)果偏低。
樣品均勻性
樣品成分分布不均會造成測定結(jié)果波動。
濕度控制
含水樣品會改變氫的測定結(jié)果,導致誤差累積。
標準樣品對照
每批樣品制備完成后,制備 1–2 個標準樣用于對比。
重復稱樣驗證
同一樣品平行制備 2–3 份,驗證重復性。
制備環(huán)境監(jiān)控
保持實驗室濕度低于 60%,避免靜電吸附。
操作記錄
建立樣品制備日志,記錄樣品來源、操作者及異常情況。
定期培訓與審核
操作人員應定期進行技能培訓,確保制備一致性。
| 問題 | 原因 | 解決方案 |
|---|---|---|
| 燃燒不完全 | 助燃劑不足或樣品量過大 | 增加助燃劑、減少稱樣量 |
| 峰形拖尾 | 樣品粒度不均或封裝松散 | 再研磨樣品,重新封裝 |
| 氣體信號偏弱 | 樣品泄漏或氧化 | 檢查錫杯密封性 |
| 結(jié)果偏高 | 稱量過輕或空白未扣除 | 校正質(zhì)量、重新分析 |
| 重復性差 | 樣品混合不充分 | 重新研磨并混勻樣品 |
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